耐鹽優質水稻新品系“鹽黃香粳”測產畝產505S包養網站.1千克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815ba46352b0.03464609.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2022年,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部署了黃河三角洲鹽堿地農業示范工程。10月27日項目再傳捷報,耐鹽優質水稻新品系“鹽包養網黃香粳”在測產中取得了畝產505.1千克、米質優一包養網級的好包養包養成績。這是繼研究所耐鹽大豆新品系“科豆35”在土壤含鹽量為3.7‰-6.0‰鹽堿地取得實收畝產275.36千克的重大進展之后,在黃河三角洲鹽堿地農包養網業示范工程中再創佳績。

包養

圖為耐鹽優質水稻新品包養系“鹽黃香粳”測產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供圖

10月27日,專家組對“鹽黃香粳”的產量進行了田間實收測產,包養網對外觀品質進行了現場測定。示范區土壤含鹽量為6‰-8‰的鹽堿地,采用旱直播+微咸水包養網灌溉的種植包養方式,6月16日采用旱包養網直播方式200畝連片種植,播種后灌溉淡水促進出苗,進入7月份開始全程采用排溝內含鹽量為2.5‰-3.5包養‰的微咸水進行灌溉。采用收割機實收面積10.78畝,收獲稻谷鮮重5930千克,含水量20.3%,雜質1.0%,計算畝產為505.1千克(按14.5%包養含水包養網量計包養算,未計田間損失),米質達到優一級。專家組一致認為,“鹽黃香粳”集耐鹽、優質、抗病包養網、節水、高產特性于一身,為促進我國鹽堿包養地利用提供了重要種源,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包養,建議加快品種審定和產業化進程。

圖為耐鹽優質水稻新品系“鹽黃香粳”測產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供圖

“鹽黃香粳”選育人、黃河三角洲鹽堿地農業試驗站站長王建林包養介紹,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也是鹽堿地利用的先鋒作物,適宜鹽堿地的水稻品種需要同時具備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耐鹽性強,可包養以在鹽堿地環境下生長發育包養網并適應微咸水灌溉;二是生育期適宜,充分利用7-9月光溫和降水資源,避開春季蒸發量大、降水量小、返鹽嚴重包養的季節;三是包養網優質不減產,鹽堿地環境對產量的影響不可避免包養網,但可以促進次生代謝,提高大米營養品質,增加附加值。“鹽黃香粳”就是這種設計育種理念的產物,很好地融合了上述特點,實現了耐鹽高產優質的統一。

圖為耐鹽優質水稻新品系“鹽黃香粳”測產  中國科包養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供圖

圖為耐鹽優質包養網水稻新品系“包養網鹽黃香粳包養網”測產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供圖

圖為耐鹽優質水稻新品系“鹽包養包養網香粳”測產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供圖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